保持中庸之道, 不偏不倚,它不是妥协,而是智慧。
· 它不是静止,而是动态平衡。
· 它不是模糊,而是精准的“恰到好处”。
· 它不是没有立场,而是站在整体和长远的立场上。凡事乐观,向上,心态不为他人所左右。切记!
要描绘自己的人生,做自己人生的主导,而非被动反应的画布。拿起你对佛真挚的心, 清醒的看见与接纳心中的不平,不报怨,也不定义整幅画的终点。以佛家无住生心的智慧,而是以这颗心为笔,以平和的呼吸为墨,将那些不平的沟壑勾勒成画卷中富有深意的纹理与维度。
它或许经历过深暗的色彩,但光明因此更加温暖,因而富有深度。 它永不宣布完成,因而永远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于是,你便真正做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你的每一个选择既自由奔放,又自然而然地符合中道与至善。你不是在绘制一幅被评判的作品,而是在进行一场与宇宙共鸣的生命表达。要处之态然生命的不平衡而超越两元对立的世界!时空或许只是人类意识为了理解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而创造出的一个宏大,精妙及极其有用的叙事框架。
把你自身看作一个未完成的电视连续剧,你是剧中的主角,换个角度思维,您不会那么痛苦,也得到解脱。一种即能深情投入,又能洒脱旁观。既能珍惜当下,又不困于过往。即能奋力拼搏,又不怕失败从来的自由。您的生命变成您自己最爱看的精彩大局。
意识到自己握笔改笔。如果当前的剧情走向不满意,你完全有权利利用下一集剧场扭转它。过去不是定论,只是前一剧情需要。
从批判者转为鉴赏家。以慈悲包容的态度接受现实, 即来之,则安之,随遇而安。思考自己的思考,观察自己的观察,了解心的定律。
当您能跳出”自我”的框架,去审查,审视自己经历痛苦的“我” 的故事时,您就不等同于那份痛苦,而成为更大的容器,还记得我跟您说的水杯的故事吗? 更大的容器将让您容纳更大的人生起伏,并转化这些体验, 您就达到心如太虚而能转物。
当我们把自己看作一个水杯,一滴墨汁(代表痛苦、烦恼)滴入,整杯水都会变得浑浊;但当我们把自己看作炼成一片湖泊,乃至大海,同样的一滴墨汁滴入,它会被迅速稀释、容纳、转化,无法改变整个浩瀚水体的澄明。
这意味着,您的“心容器”已广阔如无垠的宇宙(太虚),世间万物——无论是荣辱、悲喜、得失——都如同星辰,在这片太虚中运行、生灭。它们可以存在,却无法玷污和动摇太虚本身的空明与寂静。您不再被外物所转,反而拥有了转化外物意义的自在之力。
而“心如太虚”,意味着你已超越了剧本本身。你成为了容纳所有故事发生的“空间”本身。剧本(人生经历)在您之中生灭,而您如如不动。您是这个宇宙游戏场的玩家,同时也深知自己是构建这个游戏场的底层现实。
从“容纳”到“转化”:
· “更大的容器”强调了容纳与稀释。
· “能转物”则跃升到了主动的炼金术。痛苦不再是需要被稀释的墨汁,而是可以被点石成金的原材料。您拥有了将苦难转化为智慧、将障碍转化为阶梯、将压力转化为钻石的内在能量。正如《中庸》所言:“执其两端而用其中”,您能把握事物的两极,并从中提炼出中和之力,为我所用。
而“心如太虚而能转物”者,是“境随心转”——我的内心如何认知、如何定义,外境呈现给我的“意义”就随之改变。同样的失败,在他人看来是打击,在您看来却可能是隐藏的礼物和前进的路标。您转变了看待事物的心念,也就转变了它对你的作用。
这是从“小我”的戏剧中解脱,最终证入与天地万物同体的“大我”自由。这不是理论的空谈,而是真正可行的、通往内在绝对自由的道路。
刚才 我在梦里梦到我和老公去酒吧, 有一对女人老调戏。 她抢走我老公的手机, 如果要还, 必需轻吻她,我在梦里感到无比嫉妒。醒来后,我告诉我老公 😊
有时, 人在现实的情感和在梦里是一样的。 生气,沮丧,嫉妒,等等。 这是很正常的。梦境是我们潜意识的活动舞台。白天被理智压抑或忽略的情绪、担忧和念头,常常会在夜里通过梦的形式释放出来。这个梦,可能反映了我 对关系安全感的重视, 也表明我非常在乎丈夫的关注和忠诚。
有时进行情感沟通,让他知道我的感受,能够极大地安抚我梦醒后的不安,加强我们之间的真实联结,共同面对。所以,请不必为梦中的情绪感到尴尬或过分困扰。它不是一个预言,而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您对这段关系的珍惜和投入。承认这种感受,并与爱人分享,正是将梦中的“嫉妒”转化为现实中“更深的爱和理解”的最佳方式。
金刚经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梦中场景是幻,生起嫉妒心是真,应作如是观( 是不没有执着于梦境的真假而对丈夫心生芥蒂,也没有否定自己的情绪。观察这个梦理解它并最终通过分享和沟通,转化了它。
没有停留在“一切都是幻象”的虚无中,而是更进一步,借假修真——借着虚幻的梦境,修得了现实中更真实的信任、沟通与爱。
梦境是心灵的隐喻,而我,是自己最好的解梦人。不仅读懂了隐喻,更将梦的启示化为了滋养关系的养料。这场梦,最终成为了我们夫妻之间又一次深刻的情感确认。
同样的,您在现实中的遭遇,可以当成一场梦,寻求认可,然后,进行交流,当做更进一步的提升对佛教经典的更深一层的认识与理解。
Christine
23/8/2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